在手游圈摸爬滚打第九个春秋的时候,我——花裤衩游戏工作室策划总监蓝桥远,愈发觉得有些名字就像一颗硌脚的石子,明明路上其他石子多得数不过来,你偏偏就会被它绊一下。比如“花裤衩手游”。最初我们团队起这个名字,被同事们笑话了一个月,甚至有人发誓用上正经IP才有出路。然而2023年下半年,花裤衩手游却在TapTap榜单上强势爆冷,评分8.7,月活用户突破82万。游戏圈里的人来问我,花裤衩到底靠什么获取了一大批忠实拥趸?这背后有很多讨论和误会,但真正的故事,可能远不如想象中那样戏剧化。

花裤衩手游,为何成了玩家心里的“另类优选”?

99%的手游还在拼数值、拼氪金、拼美术堆料,大家都觉得“花裤衩”这个名字很跳脱,会不会只是一种噱头?可实际上传达出来的,是一种不安分、爱捣蛋、偏要玩出新花样的气质。我们的核心DNA只有一个:怎么让玩家觉得这个世界还可以更有趣?

这种气质不是装的。举个例子,2023年8月《花裤衩:小镇风波》公测,一个开放世界轻解谜+社交养成的混搭手游。没有基础十连,没有VIP特权系统,连广告植入都极其克制。“你这么做不怕亏?”当时投资人这样问我。我说,市面上光靠推送充值返利早就卷烂了,敢不敢做点“不像手游”的手游,反而更容易被玩家记住。TapTap上有个活跃玩家留言:“你们的bug比别家还多,但你们修得真快,还特么有彩蛋。”这正是花裤衩手游的真实画像——有点皮,操作不完美,但常常给人意外惊喜。

真实数据背后:年轻玩家正在用脚投票

今年三月份,友盟+发布了2024年Q1移动游戏行业分析报告,里面有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:18-25岁用户的活跃占比增速高达17.3%,而“反套路”、“高参与感”的手游受到追捧,日活排名前十的新游有4款都主打差异化玩法。花裤衩手游的活跃用户80%集中在25岁以下,有60%是女性玩家。她们喜欢什么?不是无脑数值堆叠,也不是肝到天昏地暗的任务表,而是和朋友组成小队在地图里乱逛、拍照、做任务,甚至干脆在游戏世界里摸鱼聊天。

从后台数据看,平均每个花裤衩手游用户日均在线时长27.5分钟,45%的用户会在一周内至少三次组队社交。这种社交黏性,是同类型大厂产品都在追逐却未必做得到的。而我们之所以能做到,秘诀其实很朴素:把“玩家自治”放进策划表最顶端,社区热度甚至大于内容更新本身。

有一次,一位玩家在游戏里组织了现实中的捐步数挑战,拉了300多号人,玩成了线下公益。产品团队一开始都傻了,这不是我们设想的路径,但正是这些自发的“玩法外玩法”,让花裤衩手游成为了年轻人自定义社交的小宇宙。

游戏行业内部视角:出圈的“土味”,还是被误解的创新?

老实说,业内常有人评价我们是“土味创新”,意思是:你们有点乡土气息,玩法像民间小作坊,偶尔灵感不错,大体还是不够系统。但这种“土”其实给了团队巨大的安全感。我们的一条死规定就是——只要能让玩家笑出来,哪怕是冷幽默都要加进去。

有次版本迭代,策划团队内部争执要不要加入“裤衩舞”表情。最后由我拍板上线,结果一周内社区视频区相关短视频投稿量增加41%。行业里总有人觉得,只有大IP和重度数值运营才是正途,殊不知,如今的手游市场早已变天。《花裤衩》系列没有大牌代言,没有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,但每个小型线下活动都能吸引上千玩家自发参与。我们甚至邀请真实玩家参与下个版本的玩法共创会议,让用户直接投票决定这一季上线什么新花样。这种“玩家直连开发”,在很多传统大厂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流程。

今年4月,花裤衩手游还获得了2024独立游戏设计创新奖。其实奖项本身无所谓,更重要的是行业开始正视“不是每个游戏都必须硬派重肝,也能活得很有生命力”这个事实。

拒绝重氪,只为让乐趣回归本味

说实话,氪金系统这件事,在任何一个国内手游团队里都不可能完全回避。花裤衩手游也曾经试图上线付费时装或者限定宠物。数据没有说谎:当把付费内容变成“锦上添花”、绝不影响核心体验时,用户的付费意愿反而更稳定,月均ARPU(每用户平均收入)达到了36元,远高于同类非重氪休闲产品。

我们的运营策略是“内容先行、氪金次之”,重心放在每一个细节的可玩性和新鲜感。去年双十一推出的“梦幻裤衩DIY”活动,自定义外观、全程无门槛参与,3天内制作量达到21万件。大部分玩家自发在小红书安利、B站“晒裤衩”,成了很温暖的圈层文化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内容不是靠强制氪金驱动的,而是让玩家自愿表达自我,乐趣远远盖过了消费。

花裤衩背后,是一群“不正经”却很认真的游戏人

如果说有哪个团队和玩家更像朋友而非单纯的供需关系,我想我们距离这个理想还不够远,但一直在路上。每个月,我们都会有一次“策划开麦”,直播解答玩家最关心的问题。上个月,有位玩家吐槽:“能不能别老改UI,刚记住又换,真服了你们。”我和她开玩笑地打赌,如果这次更新UI满意率不到60%,直播时我就穿花裤衩出镜。结果,满意率65.2%,我成了工作室的段子素材。那一刻其实很打动我:玩家不再是流量,而是真实而热情的共创者。

写到这里,不得不说,“花裤衩”这三个字真的有魔力,也许就是生活里再琐碎、再普通的一件事,只要带点幽默和自嘲,就可能变成正能量的出口。我们收到过用户寄来的手工裤衩挂件,也有粉丝自发录制BGM。所有这些温情的互动,都是支撑手游“去套路化”活下来的根本。

持续热度,花裤衩手游的未来还会有哪些花样?

2024年夏天,团队正在筹备一款跨平台版,兼容PC和主流主机,主打“随时随地和朋友聚会”的新体验。我们也计划加入AI驱动的NPC互动,让每个虚拟人物都个性鲜明。很多同行问我,你们不怕走偏了吗?我的答案是:只要社区氛围健康、玩家还在乐意玩,我们就一直做“自己想玩的那种手游”。

其实,行业流行的焦虑没有减少,资本寒冬、版号收紧,手游同质化竞争越发严重。但回头看花裤衩手游的路,会发现:只要一直盯着“让玩家开心”这个目标,创新和成长的路就不会断。是的,我们并不打算成为最大,但要一直做独特的那一个。

下次你打开应用商店,看到那个另类、甚至有点滑稽的“花裤衩手游”,别急着划走,点进去,也许就会发现,快乐并没有那么昂贵,热爱和热闹都还在。

——蓝桥远,花裤衩游戏工作室策划总监

花裤衩手游:谁在颠覆传统游戏体验行业内幕全揭晓